【漢聲雜誌】剪花娘子
陜西旬邑縣的婦女剪紙班上,有位老大娘總在大伙兒下課後,勤快地拿起畚箕和掃把,把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碎紙收羅起來,然後裝進自

陜西旬邑縣的婦女剪紙班上,有位老大娘總在大伙兒下課後,勤快地拿起畚箕和掃把,把散落在桌上和地上的碎紙收羅起來,然後裝進自備的化肥袋子裡,揹回家。 |
|
這些不起眼的碎紙屑,一到她手裡,馬上有了新生命──全化身成一幅幅絢麗繽紛的拼貼畫。而賦予碎紙屑新生命的陜西老大娘,就是剪花娘子庫淑蘭!
庫淑蘭的作品,可以說是一種創新的剪紙藝術型態,已經超越了一般認識的剪紙。她會把收羅回來的碎紙屑剪成更小的圓點、星形、小花……然後用這些五顏六色、形狀各異的紙片,神奇地拼貼出一幅幅「剪花娘子」、「牡丹花」、「關老爺」、「娘娘婆,逗兒哥」……一打開第99期,映入眼簾的便是庫淑蘭最富盛名的「剪花娘子」巨作。算算看,這幅華麗的作品共用了多少小紙片?竟有2056個圓點,362個星形,252個花瓣!
1988年秋天,漢聲編輯首度前往旬邑縣採訪過庫淑蘭本人。走過荒漠無際的黃土高原後,在隨行人員的指引下,我們在一排排窯洞裡找到庫淑蘭的家。一進門,我們不禁眼前一亮。原本應該一片土黃的窯洞裡,沒有一處空間不貼滿庫淑蘭自己的剪紙創作,五彩繽紛!而那時,已經七旬高齡的庫淑蘭正坐在窗口旁的熱炕上剪花。
她咧開嘴笑著問我們:「你們要剪什麼?」我們回答:「都好。」只見庫淑蘭想也沒想,手上的剪刀便動了起來。色紙彷彿跟剪刀融成了一體,在刀刃前輕快的滑動。庫淑蘭一邊操作著剪刀,還自在地哼起了歌謠:「剪花娘子把言傳,爬溝溜渠在外邊……」對庫淑蘭來說,剪花跟她的生活密不可分,不僅窯洞裡貼滿了剪紙,連她用來裝剪紙的盒子,裡裡外外也全貼滿剪紙。從剪紙的題材,也可以看出庫淑蘭作品中的生活性,花草、蟲獸、男男女女,甚至日常用品中的燈泡和馬克杯也成了剪紙花樣。
《剪花娘子庫淑蘭》一書就是庫淑蘭的剪紙作品大展。在上冊裡,我們將庫淑蘭剪紙作品裡的元素做了詳盡解構。下冊裡,則精選了175幅作品,被收錄當地76首民謠,讓你彷彿一邊聽著庫淑蘭哼唱民謠,一邊欣賞她的剪紙創作。
-
最新洽詢
-
(海外購買) 大量各式童書、繪本( 2000-5000本)
(林*瑜) -
正統道藏 詢價
(陳*泰) -
詢價:各個中文書籍批發外售
(優*****) -
民国诗集丛刊部分图书
(崔*利) -
尋求 訂製印刷
(褚*庭)#印刷#設計
漢宇國際
客製化Logo 300pcs 起訂 歡迎提供檔案詢價 ‧台灣製全瓷杯 ‧尺寸:直徑9 x 高15 cm ‧材質:杯蓋/耐熱矽膠、主體/陶瓷 ‧溫度:杯蓋/-40
漢宇國際產品
-
【漢聲雜誌】梅縣三村
「它們之間是菜地、果園和水塘,拳頭般大小的卵石鋪就的村路彎彎曲曲連接這些圍龍屋。村子裡沒有街道和巷子,非常開敞疏朗。 -
【漢聲雜誌】關麓村鄉土建築
相對於徽州其他村落的封閉與櫛比鱗次,關麓村的屋宇密度較低,綠化面積大,因而別有舒坦怡人的環境 -
【漢聲雜誌】郎庄麵花
《郎庄麵花》是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進修班1993年至山東郎庄進行麵花田野調查記錄為主調,進而完成的一本麵花專書。 -
【漢聲雜誌】陽歌陽圖
陽歌,就是俗稱的「秧歌」。每年開春陽氣回升之際,陝北黃河流域的村落都會舉辦這種大型的歌舞活動。在陽歌隊伍的領隊──傘頭) -
【漢聲雜誌】曹雪芹風箏圖譜
好消息!!《曹雪芹紮燕風箏圖譜、考工志》簡體版榮獲「2006年度中國最美的書」並將代表中國參加2007年度德國萊比錫「世 -
【漢聲雜誌】民間剪紙精品
剪紙,又稱為「鉸花」、「剪花樣」,是長久以來流行在民間的一種藝術樣式。本書作者呂勝中,是大陸著名藝術家。他自中央美術學院 -
【漢聲雜誌】婺源鄉土建築
以遊記、隨筆的口吻,呈現北京清華大學陳志華、樓慶西、李秋香等教授在為時近二年走訪婺源十個村落的鄉土建築調查實錄。「清明節 -
【漢聲雜誌】黃土高原母親的藝術
一把剪刀的魔術住在陝北黃土高原窯洞裡的農村婦女──老大娘,一生從沒進過博物館,也沒瞧過啥子現代畫。奇怪的是,她們拿起剪刀 -
【漢聲雜誌】目擊抗戰五十年
對日抗戰八年,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事,更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重要的轉捩點。《目擊抗戰五十年》是為了紀念抗戰五十週年而出版的圖錄 -
【漢聲雜誌】手繪四川民居
【序、懶、算、異──看四川民居】 有人說,民居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,但卻是最人性的建築。相較於規範嚴謹的官式建築,民居往